随着对可持续性、品牌知名度和企业目标的日益重视,各行各业的包装部门都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些部门过去主要关注产品保护、保质期、材料性能和产品成本效益,如今正将环境责任、法规合规性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期望融入其核心职能。可持续产品开发和环保设计 (DFE) 不再是事后诸葛亮。本文将深入探讨包装部门因高度重视可持续性而发生重大变革的四个关键领域。
1. 从以成本为中心转向以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决策
企业如今正将可持续性指标纳入其决策流程,以平衡财务考量和环境影响。这一转变包括采用生命周期评估 (LCA) 来评估包装选择的环境足迹,并实施可持续性记分卡来指导战略决策。通过此举,企业旨在减少浪费、降低碳足迹并提高可回收性,使包装战略与更广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将可持续性融入包装决策可以带来长期效益,但通常也意味着更高的初始成本。诸如阻隔性、可运行性和有限的采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然而,优化包装设计以减少材料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还能因重量减轻而降低运输费用。此外,选择既经济高效又环保的材料,例如经森林管理委员会 (FSC) 认证的纸制品,可以在保持预算约束的同时增强可持续性。贝恩公司的研究表明,制定严格的可持续性战略可以通过成本节约和收入增长,为公司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贡献 4% 至 6%。
2. 加强跨职能协作
可持续发展举措打破了组织内部的传统壁垒,促进了包装团队与研发、采购、市场营销、法规事务、供应链、运营和物流等其他部门之间更紧密的合作。这种跨学科方法确保包装解决方案不仅环保,而且经济可行,并符合不断变化的法规。例如,市场营销团队与包装工程师合作,开发出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低影响设计,而采购团队则采购符合性能和环境标准的可持续材料。这种协作努力确保可持续性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
然而,实施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并非一帆风顺。一项全球调查发现,75% 的公司已做出可持续包装承诺,但不同职能部门对这些承诺的认知度差异巨大:产品开发(92%)、制造(75%)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67%)。这种差异凸显了加强跨职能协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性。
3. 材料科学、设计和选择的创新
对可持续性的追求推动了包装材料和设计策略的创新。企业正在探索传统塑料的替代品,例如生物基塑料、可回收材料和可堆肥材料。例如,一些组织正在开发基于植物蛋白的可生物降解包装,其灵感源自蜘蛛丝的分子结构,这种包装具有高强度和可持续性。此外,人们越来越重视“合适尺寸”的包装,以减少材料使用和浪费。这涉及设计在不损害产品保护的情况下使用最少材料的包装,从而减少环境足迹和相关成本。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也响应了消费者对气候友好型包装解决方案的需求。
这一领域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从摇篮到坟墓”的理念(产品使用后即被丢弃)转向“再生循环”理念。这一理念将包装材料设想为在连续循环中循环的营养物质,既可以是安全分解的生物营养物质,也可以是永久回收且品质不受影响的技术营养物质。这种再生设计原则鼓励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考虑其下一次使用,从而有效地消除浪费的概念。
为了补充这些创新,许多公司正在采用 How2Recycle 标签系统,这是环保非营利组织 GreenBlue 的一个项目。How2Recycle 提供清晰、标准化的包装回收说明,旨在消除消费者的困惑,并推动负责任的包装设计。通过提供一致且透明的处置说明,How2Recycle 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决定,从而提高再生材料的质量,并支持更循环的经济。
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许多公司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As You Sow 的一份报告发现,在 147 家设定了包装可回收目标的公司中,只有 15% 有望实现。供应链限制、材料性能问题以及可持续替代品带来的更高成本等挑战导致了这一差距。
4. 合规性和EPR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包装部门必须始终领先于合规要求。生产者延伸责任 (EPR) 政策日益要求生产商对其包装材料的报废管理负责。例如,欧盟绿色协议和美国各州的包装法规都要求企业在设计包装时考虑可回收性和减少浪费。这种监管环境迫使包装部门主动重新设计产品,投资可持续材料,并制定回收或再利用计划。虽然设计可回收或可持续包装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这并不能免除生产商的这些费用。
这些费用旨在支付与包装废弃物收集、分类和处理相关的成本,实际上将财务负担从纳税人转移到企业身上。然而,许多EPR项目都纳入了生态调节机制,费用会根据包装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整。使用更具可持续性材料或设计的生产商可能会受益于费用降低,而使用可持续性较差的生产商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费用。
应对复杂的 EPR 绝非易事,尤其对于面临新监管压力的中大型企业而言。为了帮助企业保持领先地位,Adept Group 的《EPR 102:中大型企业准备就绪》圆桌会议文件现已开放点播。
总而言之,对可持续性的高度关注从根本上重塑了各行各业的包装部门,促使它们将环境因素融入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将环境因素纳入决策——促进跨职能协作、推动材料和设计创新以及积极应对监管要求——这些部门不仅减少了生态足迹,还发现了节约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机会。
这种演变反映了向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更广泛转变,其中生态责任和经济可行性齐头并进,使公司能够满足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保持竞争优势。